天气越来越热,吃冰棍的人是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商机,很多商家不能淡定了,于是各种冰棍开始上演着价格悬殊的战斗,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买冰棍也有不少小学问,那怎样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冰棍呢?
看着包装差不多的冰棍,价格有的竟然能差一半,那么,这差价到底差在哪?莫非真的是有的冰棍原材料很“高大上”所致吗?消费者又如何在这些包装相差无几的冰棍堆里,消费到属于自己的那支真冰箱?
相差几步远价格竟翻番
高温难耐的夏天,冰棍是我们的最好的解热伙伴。梦龙、原味奶、小雪生……这些总是陪伴我们冰爽一夏的雪糕,你能马上说出它们的确切价格吗?近日,记者在西单附近看到,原味奶在两个不同的报亭里就有不同的标价:辟才胡同里一个老奶奶的报摊上每根只卖两块钱,过了一个红绿灯路口,来到几百米远的另一家报摊上,就卖3元/根了。才几步路,冰棍的价格竟然差这么多?梦龙的标价让人惊讶,辟才胡同内一名“冰棍批发”的小店店主告诉记者:“往年都是5块一根,去年我卖6块一根,今年只能卖7块5了,没办法,今年的进价就6块多啊!”就在这家店旁边的好邻居超市里,每根梦龙标价8块钱。
以前那么便宜的冰棍,现在价格贵的离谱。这些差个五毛一块的标价,还能让人接受;要是相邻小店里的冰棍价格差上一倍,就让人有些吃惊了。上周,记者在邮通街上发现,在一家副食店和糕点店内,伊利牧场草莓味雪糕分别卖到5元/根和3元/根,而就在不远处的八王坟客运站配载点小超市内,这种冰棍卖到了6元/根。价格差这么多还并非个例——上周记者还发现,在辟才胡同一家老奶奶开的报刊亭里,有一种叫做“马达尔”的冰棍,每根卖3元,而就在距离这个报亭不到一千米远的一家叫做“五谷煎饼”的副食小店里,每根马达尔卖6元。
新冰棍包装酷似老冰棍
除了在距离上,各家冰棍价格相差悬殊外,包装,也是冰棍价格的分水岭,更有甚者,有的商家投机取巧,打着回忆的口号,欺骗消费者。
“一直觉得受热捧的老冰棍‘马迭尔’10块一根不划算,从来没买过。刚路过专卖店看到好多顾客排队买它我还很不屑。一拐弯,看一小卖店卖’马迭尔‘冰棍5块一根,本着有便宜就占的心理买了一根,咬了一口后再一看,原来这冰棍是’马达尔‘。吃了假货怎么也得知道与真货的区别吧?又斥10元巨资买了一根真的,肉疼!”写出这个小故事的网友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南锣鼓巷品尝了两种冰棍的不同,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佰佰提醒
冰棍市场如此庞大,各种冰棍的价格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商家为了打宣传,自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在消费冰棍时,最好擦亮眼睛,看清包装,别轻易上了商家的当。
责任编辑: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