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闹洞房”民间习俗变恶俗 如何拯救我们的“闹婚房”草根文化

2015-06-08 16:53:43
20974人阅读
导语:

近日,榆林市一新郎为躲避闹洞房而意外坠楼的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唾弃现今每况日下的闹洞房恶俗的同时,也不尽想要知道为何传承千年的闹洞房文化会变得低俗不堪,我们又当如何拯救属于我们的“闹新房”草根文化?

6月2日,榆林市蔡某在晚上坠楼身亡。事故原因竟是新郎为了躲避闹洞房。虽说此次事件只是一场意外,但是究其元凶“闹洞房”习俗何以让这名小伙子如此惧怕?纵观现今各地的“闹洞房”文化,不得不说,流传数千年的闹洞房文化依然变了味道。当传统文化被冠以“恶俗”的标签,当本该为婚礼增添欢乐的习俗却已然变成一次次猥亵事件的华丽帽子,我们不禁感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们又当如何拯救我们的“闹婚房”草根文化。

闹洞房文化

“闹洞房”这一婚俗流传已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在讲求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它却变成婚礼不悦甚至是悲剧的直接帮凶,看一下以下由“闹洞房”所引发的悲剧:

恶俗“闹洞房”悲剧

一、男子为躲避闹洞房坠楼身亡

6月2日晚10时许,家住榆林市某小区的蔡某白天刚刚办完婚礼,晚上在亲朋好友闹洞房时,蔡某却从6楼坠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当天参加婚礼的人进行问询,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详细]

二、男子婚礼当“陪床” 闹洞房过火强奸新娘

2003年1月23日,是叶县农民铁刚(化名)和翠花(化名)结婚的大喜日子,洞房花烛夜,新房里却传出新娘的哭闹声。一阵吵嚷过后,人们明白了:半夜时分,闹新房“陪床”的男青年三树(化名)竟将新娘强奸了……[详细]

三、16岁美丽伴娘遭扒衣 事后多次想自杀

16岁的小丽是新娘的表妹,因为长得很漂亮而被新娘请去当伴娘,可是就在许多人在跟新郎新娘闹洞房时,几名新郎的朋友却在隔壁房间闹起了伴娘,这些人先是用一种催情药水喷在小丽的身上,带小丽处于兴奋状态时时,这些人就将小丽的衣服扒去……[详细]

上述事例都是由闹洞房恶俗所引发,不知你是否对现金各地的闹洞房方式有所耳闻,下面笔者为各位做一下闹洞房恶俗都有哪些?

闹洞房恶俗盘点

闹洞房恶俗盘点

NO1.新娘遭受侵犯

一般情况下,新娘会被新郎的兄弟轮番抱住、抚摸、猥亵,更有甚者会扯下新娘的婚纱。新娘在婚礼当天会遭遇各种“咸猪手”。

NO2.伴娘隐私部位被“画老鳖”

不知何时开始,一些闹洞房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新娘层面。有报道指,一名漂亮的伴娘刘某被人强按在大床上,一层层脱去衣服,在隐私部位“画老鳖”。

NO3.“火烧”新郎

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桌子上,新郎还没脱去长裤,下身围了几圈卫生纸,旁人点燃卫生纸,顿时火光四射。新郎慌忙甩掉烧着的纸巾,周围的人在哄笑。由此引发的烧伤事故不在少数。

NO4.在敏感部位吃香蕉

新郎皮带扣下吊一根香蕉,让新娘吃下去。这项闹洞房游戏带有不雅动作及性暗示,容易令新娘感到尴尬甚至难堪。

NO5.新郎反串新娘 全身被涂鸦

有不少人喜欢在闹洞房中,让新郎反串新娘,穿上女性内衣,并用口红在身上涂鸦,写下不雅的字句。除了变态两字,实在想不出有其他词可以形容了。

事实上闹洞房本应当是婚礼上面助兴两良方,与低俗无关。真正闹洞房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可采取的闹洞房方式:闹洞房五大经典方法

可采取的闹洞房方式:闹洞房五大经典方法

一、 解同心结:不能用手解,用嘴!同心结可以由客人制作,但是不宜太绕,否则有让新人下巴月兑臼之虞,完毕后的那根绳子建议舍弃不用,除非能忍受混合口水味。

二、 一帆风顺:脸盆为河,肥皂盒为船,肥皂上插火柴,大头朝上,新人嘴里叼细线,细线中间缚香烟。用点燃的香烟去点肥皂上的火柴。这招有些难,要锻炼!另需注意防火!

三、 十全十美:充分发挥新人的肢体语言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利用两人的身体结构作出一到十的数字造型,每一个数字要说一句美好的成语。这个不难,就怕有人恶作剧,让他们作出中文数字大写……

四、弹簧有爱:为了表示新郎孔武有力,将来才能持家,所以要新郎抱新娘入洞房,并且在弹簧床上走五圈,新娘不准掉下,如果新郎体力不继,可由别的男人代劳。

五、 吃同心果:用绳子坠一个水果,难度小点用苹果,难度大的可以用花生或者瓜子,让新人用嘴将其咬开,一人一半,如果要有意义,可以咬成心状!建议多准备道具。

笑看古人:古人们闹洞房的那点事

闹洞房习俗起源:细说闹洞房习俗来龙去脉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闹洞房习俗不尽相同,关于闹洞房婚俗的来源说法也不近相同。

一、史学角度观点:“闹洞房”婚俗始于先秦汉时期

当时的婚礼讲求淳朴、肃穆。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曾这样描述嫁娶情景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近人杨树达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中考证:“而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

二、“闹洞房"起源民俗传说

民俗传说一、闹洞房习俗驱邪避灾说

闹洞房习俗驱邪避灾说

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

民俗传说二、狩猎游牧民族征服说

闹洞房习俗狩猎游牧民族征服说

闹房在北方出现,而且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剽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同时在蒙古人征战过程中,将这一民俗加以延续。在蒙古人统治中原时期,汉族人姑娘要结婚,必须和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觉,用文绉绉的语言说,就是这位姑娘的处夜权是属于蒙古人的。

古人闹婚房习俗:

古人闹婚房习俗

起初的“闹洞房”主要是“闹媳妇”所以又称“逗媳妇”、“吵房”。即在迎亲完后晚上(也有地区为中午喜宴过后),新郎往往要在外应酬亲亲朋友,新娘独守洞房,此时任何人可以在洞房里围绕新娘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

佰佰观点区:

为何传承千年的闹洞房婚俗趋向于低俗化?

一句话概括下来,胸无点墨,强要低俗来凑数。

我国的闹洞房文化流传至今,历尽千年。是为新人送去祝福,增添喜气的一剂良方。但是流传的过程中它的味道已然发生变化。古人的闹洞房传统本是为了减轻一下平时生活中的尊卑上下的压力,以求让众人与新人一起开心,多以猜谜,吟诗作对见长。流传下来的比较贴合的民俗代表有乡下的“赞床”习俗,也就是要闹洞房的人要为新人送上自己的赞美和祝福,这当然需要考验自己的才华、韵律及谐趣,至于吟诗作对,要求则将更高。而现今许多人们认为“闹洞房”就是需要玩新奇,图热闹。一味为了追求博眼球,引笑声,滑稽之感一览无余,众多低俗节目也开始粉墨登场。

“闹洞房”婚俗世风日下,我们应当如何拯救闹婚房草根文化?

闹洞房”婚俗世风日下,我们应当如何拯救闹婚房草根文化

对于“闹洞房”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应当秉承“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得不说,现阶段的闹洞房文化充斥这“低俗”之感,这已然已经偏离这一婚俗的真正缘由。同时频频出现的闹洞房事故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闹洞房”应当返璞归真回归文明 不得跨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责任编辑:黄淑蓉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