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云南白药被爆非法原料制作漏洞频发

2015-06-03 18:21:18
1195人阅读
导语: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违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曝光了云南白药集团在药品制作过程中存在使用非法原料的严重违法行为。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违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曝光了云南白药集团在药品制作过程中存在使用非法原料的严重违法行为。

国家食药监局在《通告》中称,在对低价销售银杏叶药品企业的飞行检查中发现,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兴达药业”)将银杏叶提取生产工艺由稀乙醇提取改为3%盐酸提取,同时从不具备资质的企业购进以盐酸工艺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用于生产银杏叶片,并将外购的提取物销售给其他的药品生产企业。

“通过3%盐酸提取的银杏叶提取物很可能会破坏银杏叶中的部分有效结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来佐证,所以虽然可以确定这种提取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但这种提取方式对人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多大的影响都难以确定。”北京鼎臣咨询史立臣介绍道。

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药资源”),因从桂林兴达药业购买非法银杏叶提取物而榜上有名。

产品质量问题不断

云南白药近年来始终没有走出产品质量风波的不利影响。自2007年来,云南白药集团下属子公司几乎每年都会有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

2007年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质量不合格名单中,云南白药集团的田七花叶颗粒检查干燥失重不合格,热毒清片性状不合格。

2008年1月,北京市药监局发现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生产的云南白药创可贴“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发布违规药品广告”。

2008年10月,河北省河间市食药监局通报,云南白药集团昆明云健制药有限公司的灯盏花素片性状不合格。

2009年三季度,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称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的开胸消食片存在重量差异不合格情况。

2009年10月,辽宁省药监局公告称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的气血康口服液被指“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

2012年7月,云南白药子公司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清肺抑火片因重量差异被广东省食药监局再上“黑榜”。

2012年12月19日,四川省药监局公布在2012年第二期药品抽验的36个不合格批次药品中,由泸州红岭医院监测的云南白药胶囊被查出水分不合格。

2015年3月,上海市质监局公布宣称具“PM2.5防护”功能口罩的质量安全风险检测结果,不合格产品中,云南白药雾霾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最低。

黄屹提出,“虽然此次出事的只是云南白药的子公司,但是大家看到的还是云南白药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有疏漏也是原因之一”。

质量风波不断的背后,还存在着各种可能接踵而来的法律责任问题

“事件中涉及的药品为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的劣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薛克鹏表示。

薛克鹏认为:“中药资源购买、销售非法银杏提取物的行为都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如果中药资源明知、应该知道提取物存在质量的问题,或者有对产品质量的检验义务,如果达到法定情节,那么情节轻微的可能要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有刑事责任。如果对公民、法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也可能面临相应的民事责任追究。”

对于云南白药是否会承担连带责任,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邱翔认为,“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应当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母公司是否会承担连带责任主要是看他的参与程度,以及是否有过错行为。如果交易行为是在母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云南白药是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佰佰说:

中药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治疗方法,中药中哪些成分作用于病灶及其为何能够治疗疾病的原理还没被科学解释,然而这并不证明中药厂商可以随意妄为至法律于不顾。云南白药是国内著名的药品,此次被曝光使用非法原料对其商标与口碑的伤害是极大的,希望类似企业不要布其后尘砸掉多年积累起的口碑和招牌。

责任编辑:罗敏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