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媒体爆出低年级老师使用暴力手段教育学生的消息,一时间网络上声讨老师、学校的声音不断。纵然在学校教育上我国存在落后于不足,但是将全部责任都推到学校老师身上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最近媒体上广泛报道了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着儿童在学校被老师欧打事件。5月18日又爆出北京昌平赛亚宝贝艺术幼儿园多名孩子被老师用铁棍殴打。
据该幼儿园孩子家长田女士称,5月16日有家长在微信群中透露,田女士的孩子被老师用铁棍打了。田女士非常吃惊,花了不少时间安慰孩子后,孩子最终告知在学校被老师打的事情。
田女士把情况发到微信群后,陆续有家长称孩子被打了。
观看学校监控画面后多位家长报警
18日下午,家长去松园派出所进行笔录。在派出所里,范女士演示了监控显示自己孩子被打时的画面。“当时孩子抱着头,蹲地上,老师则拿着铁棍在他身上连续敲打。”
刘女士称,这两天疏导后,孩子回忆,老师还把作业本随手扔在地上,让孩子去捡,并伴有言语辱骂。
18日,昌平警方证实,涉事女教师已被带走,正在配合警方工作,其他情况仍在调查当中。
老师打儿童 责任全在老师学校?
范女士演示了监控显示自己孩子被打时的画面
相似案例
老师打孩子 我国学校教育的短板与无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国家要求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地方上为了争业绩非常注重入园率。“入园率提升,需要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幼师的培养周期跟不上新改扩建幼儿园的速度,就会降低教师的准入门槛。甚至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而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教师大多素质低下,工作或者聘期较短,没有经过规范的培训,甚至有些不具备学前教育资质。
此外幼儿园超员现象极为普遍。一个班甚至多达80多个学生,比教育部规定超出一倍以上。学生多,人手不够,就会增加管理困难和教师压力。
老师打儿童 全怪老师和学校?
中国学生尤其低龄学生家教不足导致难以管教甚至不服管教的现象近年来也普遍发生,早在2013,在网络上便出现了“熊孩子”说法。熊孩子主要指3至12岁正在上小学或幼儿园、招人讨厌或给他人带来很大损失的孩子。这类孩子正处于讨人嫌的年纪,加之家教不严,仗着自己不懂事为所欲为,这便使得老师的管教起来难度非常大。
去年福州师大附中与英国开展的一次交流学习中给当时很多老师带来触动。福州一名高中老师发现在英国学校一样存在“德育”,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有诸多约束,学生如有违反,就将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惩戒措施。这些惩戒措施包括:在人多的时候穿上黄马甲,在校园里参加劳动;罚抄《圣经》;参加社区劳动等等。
老师打儿童 责任全在老师学校?
英国认为参加义工活动有助于学生德育教育
这名老师感叹说,现在学校连“通报批评”都不敢,因为“会伤学生自尊”,万一家长有不同意见,最后还会变成一场闹剧。不要说让学生穿着醒目的黄马甲参加劳动,就算通报批评,学生的名字也要用“林某某”、“陈某某”代替。
学生犯错罚不得骂不得的怪现象在中学已经大为好转,但在小学及幼儿园仍是重灾区。2014年一则新闻更是报道称,南京一所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由于4个小孩在教室后面打闹导致其他30多名孩子“罢课”的闹剧,而且即便每天安排2名家长代表“陪读”都没有效果。
家长都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学校和老师要管理好这样的孩子难度就可想而知。让学校不打不骂的管理好孩子无疑是家长一种强人所难的理想和愿望,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在教育上的责任应该是第一位的,而不能把自己都不能完成的工作转嫁给他人。频频上演老师打孩子的案例背后又隐藏着多少“霸道”学生呢?老师在对待学生的方式固然不对,但导致这样结果根由是不是也需要家长们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呢?
“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家教
2014年5月,一段熊孩子在地铁里打骂自己祖母的视频引起了舆论哗然。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并不能明白尊重是相互的,一味“尊重”孩子实则与过度溺爱无益,过度溺爱的后果就会像这个孩子一样,稍有不顺心就当众撒泼,对自己的祖母拳打脚踢。
老师打儿童 责任全在老师学校?
我国一些家庭过度纵容孩子酿苦果
其次,我国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正在为人父母,他们从小便受到过分的溺爱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加之目前社会弥漫着金钱至上的风气更令父母潜移默化地教育下,形成了孩子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在物质需求过分纵容的问题。
此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不让做的事情以引起注意或认同。长久下去,就会养成以做成人不欢迎的事获得注意的恶习。
种种不正确教育理念和方式混淆一起,而又没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致使好孩子变成了熊孩子,后面面临问题也就可想而知了。
频繁发生老师殴打学生的案例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孩子教育马虎不得。虽然,这些案例中既有社会管理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如一部分教学水平不高,工作能力差的人员混入了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滞后等等。但是,家长们的责任更不容小觑,更要慎重对待。
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打、不骂、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并不是普遍适用的真理。近年来,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被市场中充斥的“西方”教育冲击,家长们一味追求西化教育殊不知是上了教育机构的当。作为众多“西式”教育的起点,美国“被生产”了无数神话,然而根据加州双月刊杂志《太平洋标准》(Pacific Standard)报道,2012年美国父母中有70%赞同打孩子,而最近的调查更显示被国人奉为最不可能打孩子的白人和拉丁裔父母,打孩子的比例却高达79%和80%。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教育最为多元的国家。中国传统教育强调阶级、自我而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平等、开放,文化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全盘西化或因循守旧都是错误的方式,唯有从双方面都吸取精华篦其糟粕才能找到适合国内特殊情况的家教方式,这需要教育部门与父母们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