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唐山大地震41周年祭 23秒震成一片废墟

2017-07-27 16:20:26 来源:慧眼看灾害
3226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发生41周年(1976-2017)。这场20世纪举世瞩目的大灾难,是建国以来死亡人数最大的自然灾害,至今,仍然是整个中国的隐痛。唐山市区被地震夷为平地,24万多人遇难,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发生41周年(1976-2017)。这场20世纪举世瞩目的大灾难,是建国以来死亡人数最大的自然灾害,至今,仍然是整个中国的隐痛。唐山市区被地震夷为平地,24万多人遇难,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去年夏天,我因工作的原因走访了唐山,去了地震遗址和纪念馆。

唐山地震那年,我还没有出生。对唐山的感受不如08年汶川大地震那般深切,只能从一些黑白照片,和那些简单、但是震撼的数字,想象那场灾难。地震震动持续了23秒,这23秒,将一座发展中的工业城市——唐山,震成一片废墟。从那幅震后高空航拍的黑白照片,似乎很难找到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伫立不屈的建筑。

现在,当我去给小学生讲地震科普课的时候,会遇到很多08年汶川地震之后出生的孩子,从记忆中,他们并没有切身感受到那一年四川之殇、全国之哀。当时,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但全国各地自发悼念遇难者、自发捐款捐物,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电视台标黯然黑白,这些,如果身在其中,应当是不会淡忘的记忆。

所以,可以想象,唐山之后出生的我们,其实对唐山地震的理解是比较苍白的。幸好,有一部冯小刚拍摄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帮助我们理解了那场灾难的深刻。4200多个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他们的名字,很多,被改成了“震生”。他们的成长,看起来和平常孩子一样,其实,在内心深处,永远有一抹挥之不去的痛。

1976年,唐山这座城市,失去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

一直到1986年,震后的十年,唐山的重建基本完成。不要跟汶川北川重建比较,在当时羸弱的国力条件下,这已经是非凡的、了不起的速度。1990年,唐山市成为中国首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颁奖词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颁奖是为了嘉奖1976年地震后唐山规模巨大的建设和卓著的成就,这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

这个纪念碑建于1986年,也就是震后十周年纪念之时,如今已经是唐山市的地标。直指苍穹的碑柱,是一种不屈的态度,站立起来,就是伟岸。

回头看这场世纪灾难,除了震撼于它巨大的破坏力,更多的还有思考。每一场大地震,都伴随着深切、长久的思考,以及更多认知的进步。唐山的伤痛,留给后人,血的代价,惟愿鲜血不白流,防灾减灾需时刻铭记。

从海城地震预测的兴奋中冷静下来

1975年,唐山地震前的一年,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按照震级能量和海城的建筑抗震能力估算,如果没有及时的疏散措施,死亡人数预计过万。由于事先采取了有效的临震预防措施,比如转移群众等,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最终地震造成1300多人死亡,远远少于这个级别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平均值。尽管震前预测的震级大概是5-6级,而实际上地震达到了7.3级,但临震预报带来有效减灾效果是事实,为此,国家地震局获得了国务院嘉奖。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海城预测的成功喜悦中,甚至有一些膨胀的思维,认为我们已经摸到了地震规律时,唐山大地震给了当头棒喝。唐山地震与海城截然不同。海城震前发生了太多规律性的前震,以至于给人们足够的信心,按照这个规律,推演出未来的一场地震能量大爆发。而唐山,却没有发现前震规律的存在。在若干年后的汶川,同样也没有前震规律的线索。后来,人们才渐渐明白,海城,只是一个独特的例子,多数大地震,并没有可掌握的前震规律。

很无奈,但这是现实。地震预报,远不是海城的经验能够支撑。至少到现在,人类,还没有从科学意义上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

黄金72小时的来由

提到地震救灾,相信很多人听说过“黄金72小时”。它的意思是:救援的时间越早,幸存者生存下来的希望就越大,前三天对于减少伤亡尤为重要,因此,震后72小时就被称为救援的“黄金72小时”。

这个认知,是唐山,赋予我们的。

唐山大地震震后救灾中,抢救时间与救活率的关系是:震后半小时救活率99.3%,第一天救活率81%,第二天救活率53.7%,第三天救活率为36.7%,第四天救活率下降到19%,第五天救活率仅为7.4%。

虽然这份经验的获得代价太沉重,对唐山地震的思考,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民众自救互救的能力。震后最短时间的救援行为,是靠自己和周围的同伴。

青龙县无一人死亡的真实原因

1976年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会上,有参会专家代表在讨论中提出,在7月底到8月初,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这个属于震情会商讨论意义的信息,让当时刚接手负责青龙县科委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听了很震惊,马上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拍板向全县干部作了传达。

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青龙县无一人死亡。

这两个线索关联起来的效果,无疑,大家会理解为青龙县无一人死亡的原因是事先做了预防。事实上,青龙县的确采取了一些类似海城地震震前的预防措施。但是,无一人死亡的真实原因,却并非如此。

关于唐山震前预测意见的问题。从各种记载看来,在震前的确有作出预测的报道,但没有人有说过地震能到8级这个层面,若干年的汶川也是这样。从地震预测的流程制度上,的确有一个震情会商的环节,要充分考虑多种观测异常来判断,包括前震的、地形变的、地下流体的、电磁的、地电场的,你可以说科学家们是越来越胆小,也可以说他们越来越谨慎。正是因为地震预测从理论上都在探索中,验震规律琢磨不定,所以,促使科学家们作一个概率充分的预报意见决定,是很难的事。

青龙县距离唐山震中达到了120公里,在唐山地震时,它的烈度仅为5-6度,这个层面的地震烈度,不至于造成大范围的房屋倒塌,更多的是震感感知。和这个距离差不多,震感也差不多的,还有首都北京。在唐山地震时,北京也并未有人因为地震震塌房屋死亡。而且,青龙县的人口密度,比首都北京那是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所以,青龙无人死亡,真实原因还是因为距离远。当然,事前的预防措施也是一个贡献因素,但不是主因。

综合减灾是所有防灾人的内化自觉

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视察了唐山,并发表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其中的核心精神归纳起来称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其中一项转变就是“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综合减灾”这个基调,以最高领导人讲话的形式,成为今后防灾减灾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

一年过去了,各地在学习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的动作不少,不同灾种之间的合作框架搭建得也不少,但直面群众的成果性产出还是不明显。当然,也许用一年时间来衡量产出,的确是太严苛了一些。但,如果产出并未建立在全体防灾人综合减灾的内化自觉意识上,那么思想的禁锢危机仍然没有解决好。

两年前我在作灾害科普场馆调研时发现,相当比例的人支持建设综合灾种的科普馆,而对单一灾种的科普馆并不欣赏,可以说,综合灾害科普场馆是显见的民众需求。但据我所知,目前全国的防灾减灾科普场馆非常少,省一级仅有四川省防灾减灾科普馆,而各种单一灾种的科普场馆倒是如火如荼,数量在几千都不止。我不否认有一些单一灾种科普馆内容或有捎带一些综合的意思,比如民防做的馆会带上一些地震的知识,地震做的馆会带上一些火灾的知识,但无疑这都是缺乏系统性的附带线索,并不是站在全面的、广泛的的视角策划场馆内容。

综合减灾是一种思想原则,这个原则并不只是适用于政策框架,或者高端合作,也不是非要打破行政层级才能建立。即便处于不同条块,综合减灾指导思想的价值需要每一个防灾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并体现在能够直面群众的行动和产出上。时至今日,认为综合减灾是民政或者应急办职能的人并不在少数,这才是禁锢综合减灾产出缓慢的根本原因。

综合减灾,任重道远。

41年,唐山的惨烈并不算遥远,也不应当远离我们的视线。23秒,是那座城市,也是整个民族悲伤的记忆。回望历史,铭记灾难,地震预报的确是一种减灾手段,但是它的贡献值远远低于加强建筑抗震设防以及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地震预报,在现阶段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应当定位在科学研究探索,而不是实际应用。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要把对地震的抗御,建立在对科学家预报地震的信心上,那太渺茫。

降低对预报的心理预期,这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实适用于很多灾种。比如滑坡、泥石流、龙卷风,这些局域性和突发性特征很明显的灾害,都很难做到精准预报。

应对灾害,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还是两条路。一是提高建筑抗御灾害的能力(房子选址科学、结构合理),二是把避险求生能力掌握到位,这是眼下最实际的。

当您遇到突发性灾害时,如何应急逃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生活常识,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吴梦莉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唐山大地震
  • 废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