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食品药品 > 消费警示 > 正文

微信朋友圈卖的鸭脚螺蛳粉等美食无证照 出问题维权堪忧


  • 要闻
  • 2015-01-30 11:34:40
  • 来源:佰佰安全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2097
  • 要闻
  • 收录
导语:陈小姐有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卖自制的糕点。这个朋友没有取得相应的餐饮许可证,但声称是“纯手工制作,营养且无添加剂”。有一次,陈小姐在吃完从朋友圈上买来的蛋糕后开始腹泻,她认为应该是蛋糕的问题,可又不好意思打电话给朋友问原因,更不用说索赔维权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手机控,只要打开手机就不停地刷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的火爆,促使一大堆人利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小生意,也让很多人轻松地品尝到鸭脚、螺蛳粉等各样美食。佰佰提醒,微信朋友圈上的商家大都没有营业证照,如果买到有问题的食品,发生纠纷找谁维权?

微信朋友圈卖的鸭脚螺蛳粉等美食无证照 出问题维权堪忧

吃坏肚子却不好意思找“朋友”

对于微信朋友圈上卖的螺蛳粉、小龙虾和鸭脚等外卖很多人都买过,但很多市民也会担心卫生的问题。家住南宁新竹路的李小姐也买过朋友圈里推荐的食品,她一般买朋友吃过后推荐的食品,每次买的量也不多,尝试着吃。李小姐自认为买得比较谨慎,但是每次外卖送上门时,她从未询问或要求了解卖方的证照,“基本上都是靠色泽和气味来判断食品的品质。”

陈小姐有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卖自制的糕点。这个朋友没有取得相应的餐饮许可证,但声称是“纯手工制作,营养且无添加剂”。有一次,陈小姐在吃完从朋友圈上买来的蛋糕后开始腹泻,她认为应该是蛋糕的问题,可又不好意思打电话给朋友问原因,更不用说索赔维权了。

部门:针对“微商”监管 法规尚不健全

记者从广西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局了解到,“微商”的营销方式出现时间还不长,监管法规尚不健全。正因为监管有难度,所以一旦出现质量或者其他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去年已起草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并征求各地意见,估计不久会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食药部门还提醒,大家在微信上购买食品时,应了解食品生产商的资质,如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还要了解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等等。这些都不了解的话,请一定保留购买凭证。如果出现问题,还必须保留剩余的食物,以便取证(食药监的监管电话是12331)。

微商:没有证照靠口碑来确保质量

目前,在微信上卖吃的还没有被法律法规所规范,“微商”其实是一个口碑营销,靠的是传统的人带人的销售模式,很多“微商”因此也特别注意口碑。

记者采访到的一家在南宁市小有名气的微商,她每天的鸭脚销量在5000元左右。她坦言,之所以做“微商”是因为入门门槛低,投入也低,在自己家里做鸭脚就可以做生意了。这位店主告诉记者:“微信中申请‘微商’,只要注册成功就行了,无需提供任何的证照。”关于售后问题这位店主也没有想过,她对自家出品的食品卫生状况十分自信。但她也坦言,如果食客吃了她家的东西后,说出现问题,她也百口莫辩,只能认了。

南宁的廖女士之前是家庭主妇,因为她做的卤菜和凉拌菜常常得到朋友们的称赞,所以就想试试看自己的手艺能不能成为谋生的方式。“都是我自己在家里做,所以做的量很少,一天做不到30份。” 廖女士称,现在收到的微信预订越来越多,常常要提前几天才能约到她家的食品。就在越来越多人认可廖女士的食品时,她却犯难了,靠她一个人做已经不能满足食客们的要求,一旦扩大经营,她又将面临着是否要开实体店,接着就是要办理各种的证照,增加人手,这无形中大大的增加了成本。如今,廖女士已经暂停营业,正在寻找新的营销模式。

通过微信朋友圈卖各种食品,的确是一个创业的好点子。但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卖家最好还是先取得相关部门认证,以便合法经营。同时,消费者也须理性消费,不要随便在微信上买一些散户做的螺蛳粉等食品。


  • 关键词
  • 问题食品维权
  • 网购食品维权
  • 食品消费警示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丘山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