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信息安全 > 信息技术 > 正文

中老年人频陷金融骗局:小恩小惠成温情陷阱


  • 要闻
  • 2016-01-27 09:41:57
  •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896
  • 要闻
  • 收录
导语:送油送锅、免费旅游、亲戚推荐、高利率、媒体广告轰炸,对于中老年投资人来说,这都是让他们陷入互联网金融骗局的有效手段。这些中老年投资者不懂互联网,也无处获得基本的投资者教育。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他们更愿意相信电视广告、亲戚朋友,而不是将投资决策建基于常识。

中老年人频陷金融骗局:小恩小惠成温情陷阱

送油送锅、免费旅游、亲戚推荐、高利率、媒体广告轰炸,对于中老年投资人来说,这都是让他们陷入互联网金融骗局的有效手段。

这些中老年投资者不懂互联网,也无处获得基本的投资者教育。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他们更愿意相信电视广告、亲戚朋友,而不是将投资决策建基于常识。

1.投十个,爆一个

即使大半辈子在投资领域战功卓著,王玲仍是踩中了互联网金融的一颗“雷”。

2015年12月,一家P2P公司涉案被查,她因此损失了近两万元,在QQ群痛诉的人当中,她只算是擦破了一点皮,但打破了她以往的“不败”战绩。

从2013年开始,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也乱象频生。它把民间金融的脆弱以互联网为媒介摊在了台面上。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5年12月,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达到3858家,其中问题平台总量1263家。也就是说,遍及全国的网贷公司,每三家中就有一家出了问题。

以此为参照,浸润该行业两年的王玲投资了十五家平台,倒掉一家,已经算是头脑灵活、眼光机敏的投资人了。

王玲家住安徽宣城,从保险公司退休后,就开始接触P2P行业,曾在当地的两家P2P公司当过业务员。“第一家产品的年化率7.2%,比银行存款高、比国债高,就够了,我不是很贪婪。”她说,“后来我发现它里面有资金池,就走了。”

此后,一位被称作“袁总”的人找她加入另一家P2P公司。此人之前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王玲认识他很多年,但不熟,“这个人为人不咋地,我不怎么信任他”。

2015年7月,这家P2P公司的宣城分公司成立,袁任一把手,找王玲去做业务员,主要是拉客户,零底薪。王玲去开过会,后来还是拒绝了。

“我又不太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再说就让我当个业务员或者小官,我才不干呢。如果让我当大官,也许我就上当了,就要被逮起来了。”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但回来后,她还是下载了这家公司的App,投了不到两万块钱进去。

王玲看到中央电视台也在播它的广告,更是放下心来,在银行工作快四十年的丈夫看了广告,也觉得能搞。如今出事以后,王玲并不怎么责怪电视台,“它是不是诈骗,谁又能判断呢?那么大的企业摆在那儿,谁又能不相信呢?”

因为始终在金融业工作,王玲知道以目前的经济形势,难以支撑近15%的年化收益率。她想,给客户的利息那么高,运营成本又那么高,哪个小微企业能承受那么高的利息?

但质疑归质疑,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决策。就像在此轮采访中,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投资人几乎都没有从基本常识去考虑问题。他们投资互联网金融,借以判断的都是与金融本身无关的因素。

让王玲产生怀疑的,是这个P2P公司的软件界面。她觉得“憋屈”,验证码小到不把脸贴上去、打着特别亮的灯就看不到的地步。因为这点,她没再敢多投钱。

12月8日,该平台宣布被调查而停业后,王玲给袁总打过电话,对方还只是说,“没事儿,就像银行一样,银行不也经常有工作组来查吗?”

与众多不熟悉金融和投资的同龄人相比,王玲算是比较专业的投资人了。在她的P2P投资篮中,有15家平台,都是相关机构评出的全国前百强。余额宝她已经不玩了,利息太低,只零星存点钱在里面转账和消费。

2015年上半年,她也玩过股票,下半年就不玩了。她觉得“玩股票对老年人不好”,波动太大,投个几万块钱又没多大意思。

她准备下一步买黄金,以后交给孙女。除了国债,她的钱没存过银行,过去买了很多保险,也买过邮票、纪念币和纪念钞,现在没什么要买了,觉得只有黄金才可以保值。王玲的投资经并没有跟身边的朋友分享,“我自己的东西不会随便告诉别人的,和一个知识不全面的人怎么聊啊?”

2003年,她投资过当地的房产,即便家人都不同意;2013年,还是在家人的反对下,又卖了,置换成市中心的一套房子。2008年,儿子刚毕业在上海工作,她为他买了一套93平米的花园洋房,当年市场价180万,作为工薪阶层,为此,她到处借款,现在,又为儿子在上海置换成了300平米不到的联体别墅。

王玲的儿子是北大本、硕毕业,现在小两口都在上海的金融行业工作。接受采访这天清早,王玲还在电话里跟儿子讲,让他跳槽到亚投行去,儿子笑着说,“你最适合去国务院工作。”

至于对出事的这家P2P公司的追偿,很多投资人在QQ群里讨论维权,王玲却劝大家,被反骂回来。她认为人犯了错误习惯归罪给别人,很不理性,投资人应该独立承担判断错误的责任。

她遇事习惯自己扛着,“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钱告诉家里人?因为他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行,包括我老伴。跟他们讲了又要唠唠叨叨、担惊受怕。我就自己调整,能想得开。”

2.亲戚朋友扎堆被套

300公里外,同为这家P2P公司的投资人,江苏泰兴的李喻就没有王玲这样的心态了。

李喻是刚上班不久的90后,爸妈和爷爷奶奶在老家投资了这家P2P公司,被吞掉106万。现在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全家都还没缓过神来。

引荐人是李喻爸爸的一个表妹,叫张慧。她在当地超市做过主管,也在保险公司做过销售经理,觉得保险行业来钱慢,就去了这家P2P公司在泰兴的分公司。

李喻的父母在当地开工厂做生意,平时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2015年3月,自从加入这家P2P公司后,张慧就一直拎东西来家里看爷爷奶奶。很快,两位老人把10万存款存了进去,选了最高一档年化收益率14.6%的产品,一年为期,可以提前赎回,但要等十个工作日。

一开始,李喻的爸妈觉得有点不靠谱,但张慧做了很多工作,告诉他们身边的某某某放了50万,某某总又放了60万……于是,到了5月,李喻父母也放了50万在里面,一样是14.6%的年化收益率。

根据李喻的观察,张慧的销售是“三板斧”:定期联络,问问你心情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再告诉你身边圈子的某老板又投了多少钱;然后不断地说些公司唬人的新动态,比如在缅甸成立了银行、在中国有强硬的后台等等。

2015年10月,张慧还组织李喻的家人去旅游,到无锡的恒隆广场看公司。李喻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所以看到现场后,她父母更觉得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会骗人。参观后,张慧还带着他们去看灵山大佛,还赠送了礼品。

她还经常组织抽奖,每半年或每季度都把投资大户们集中起来,抽iPhone6,iPad,电冰箱,最差也是罗兰家纺的四件套。

“十一”期间家庭聚会,李喻在银行工作的舅舅曾提醒过:泛亚刚出事,不要在这个平台放这么多钱,有风险。她父母觉得有道理,就跟张慧联系,希望把钱取一些出来。张慧使劲解释,说这家P2P公司是有国家支持的等等,打消了她父母的疑虑。

到了11月,知道家里有60万存款放在里面的时候,李喻有点慌了,提醒父母只有基于实体经济的公司才踏实,钱生钱是很可怕的,但父母并不相信。

当时她在追看电视剧《琅琊榜》,每到19:30以后,电视台就会播这家P2P公司的广告。看得多了,她也掉以轻心了。

后来,李喻父母越来越深信不疑。他们把从生意伙伴那儿到期的16万承兑汇票,也都存了进去。她手头攒了些钱,希望跟父母凑点,先把买房的每月利息4.9%的贷款还清。她妈妈听了以后说,“这个利率才4.9%,你有什么好担心的?我投的公司有14.6%呢,把钱都放在里面才划算!”

几个月以来,张慧每天都会去她父母的厂里坐坐,看到他们新的生意伙伴进门,都会冲过去介绍产品,拉人投资。李喻父母的生意伙伴,就这样投资进来的也有200多万。

在这家P2P公司垮掉之后,虽然生意伙伴的亏损不用李喻父母承担,但到了年末,他们欠着的工程款以没钱为由,就不再给了,损失有30万元左右。就这样,李喻家前前后后,被套住了106万元。

终于,12月8日那天,李喻从同事的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发现这家P2P公司出事了。公司网站已经无法登录,再拨张慧的电话,关机了。

12月9日起,泰兴的投资人前几天还在讨论怎么办,发现问不出个所以然,到了第四天就开始“比惨”。有一户人家,老家拆迁拿到200多万拆迁款,算得很清楚,把这笔钱放在P2P公司里吃14.6%的利息,全家就不用上班了,结果一朝事发,什么都没了。

李喻说,大家发现有人比自己还要惨的时候,会觉得日子还能过下去就算了。13日,警方在办公室门口贴了通知,让受损的投资人去备案。

李喻家损失的钱是家里的流动资金,本是来年做生意的本钱,也是爷爷奶奶的大部分存款。出了事以后,因为奶奶曾有抑郁症,家人都不敢提此事。从前,李喻不到50岁的父母都是把钱用来供姐弟俩上学,或者买房子商铺,这几乎也是他们的第一次理财经历。

出事之后,家人再也没见过张慧。听说她也在里面投了七八十万,出事之后有投资人打销售,她被打得鼻青脸肿,手也没法动了。至今躲在外面。

李喻说,不光在泰兴,在她所工作的苏州,公交车上都会放这家P2P公司的广告。电视里也一直播:“举手之间,财富尽揽。”

P2P的广告铺天盖地,超高的年化收益率极具诱惑力。

3.不上网的投资人群体

在这组采访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很难从论坛、贴吧、QQ群中找到“叔叔阿姨”投资人群体。大多数出生于50、60后的人们,并没有养成互联网式的生活习惯,虽然投资的是互联网金融,但他们的消息来源几乎都不在互联网上。影响他们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熟人或广告。

网贷论坛“网贷之家”的客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很少跟中老年人群体接触,因为中老年人不太懂如何发帖,他们看到的基本都是70、80、90后。

在互联网上咨询、搜索、讨论的,大多是80、90后。在南方周末的这轮采访中,更容易接触到的是这些年轻人。

王辉今年28岁,在北京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上班。他这半年来,一直担心老家父母的一笔投资。他家在安徽六安市,爸妈在玩一款点击广告、返还金额的产品。它要求在注册时绑定银行卡,充入一定的保证金,而后每天坚持点击一定数量的广告、玩小游戏,就能够拿到报酬。保证金越高,收益率越高。据王辉了解,这款产品收益率最高时能达到50%-60%,现在临近春节也至少在30%左右。

他父母接触到这个产品,是隔壁邻居的推荐,据说邻居投了上百万,把卖房款放了进去。现在,周围的街坊们都被带了进去。王辉的父母从2015年初开始投资,放了几万块钱,还有他姐姐的20万,“我姐一直很贪心,就想不出力挣钱”。

辉说,奇怪的是,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在投资,就觉得是在点广告、“做任务”。这款产品的用户粘性强,爸妈每天都要上去看看,虽然他看着很无聊,但想到前些年大爷大妈玩开心农场偷菜都很来劲,似乎也就可以理解。如今每天签到玩小游戏看广告,又能来钱,就更活跃了。对它的宣传基本都是朋友推荐,推荐了还有不少奖励。渐渐地,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已经看不上百分之十几的收益率了。

从2015年夏天开始,王辉一直劝父母,这样的模式不靠谱,风险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一直不倒,说多了,他爸爸也就不信了。

王辉说,投资这样的产品,可能爸妈这个年龄段的人居多,而且资金量大的也是他们。懂得到网上讨论的,都是年龄低一些的。“大爷大妈们不知道哪个什么群、不知道什么贴吧,他们就傻乎乎地投了钱、天天去点广告,他们跟不上这个节奏。”

而一旦出事,他们也是最受苦的。虽然资金量不至于把家里捅出窟窿,但不同于年轻人,爸妈们收入来源有限,生活依赖大部分是存款。

在此之前,王辉不到60岁的父母,从来不会投资,连银行理财产品都不买。钱要么取出现金放在家里,要么活期放在卡里,连定期都不怎么存。

直到前两年,他帮他们弄了余额宝,发现收益还可以,渐渐学会了。再之后,听邻居说了这个产品,觉得比余额宝高很多,就直接把钱从余额宝转了过去。他们对别的理财或者P2P都没有了解,因为没朋友推荐。

目前,他已经催爸妈把钱拿了出来,他爸爸说,如果春节以后它还不倒的话,还要放进去。

像王辉这样,能成功劝父母把钱抽出来的并不多。在知乎上有这样一则热帖:《老妈被MMM洗脑了,所有积蓄都进去了,怎么劝?》

“MMM”金融互助社区,承诺日息1%、月收益30%,投资人一环套一环,被多家媒体疑为具有传销特征。12月初,流出通知显示自2015年12月1日至2月15日系统内所有奖金将会被冻结。

在知乎的帖子中,提问人说:老妈被MMM的模式洗脑了,她文化程度不高,讲不进去。现在家里面所有积蓄都在这个庞氏骗局里了。她炒股、期货都赔了钱,现在有个赌博的非法投资方式让她获利了,她根本不会停的。每次和她列举媒体上的证据的时候,她都说不可信。关键是现在她已经发展很多下线了,好多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叔叔阿姨都跟着投了钱,我更担心有一天体系崩塌了,自家钱还不要紧,别人家的钱怎么办。我该怎么和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解释这个事情?如何劝阻她?

投票最高的办法是:在网上找一个比MMM回报率更高的项目,告诉你妈她不懂互联网,这项目需要你来操盘,让她把钱从MMM退出来给你上新项目。然后隔一个月告诉她项目跑路了,血本无归。

临近垮台时,MMM留给投资人一封公开信:“尊敬的参与者!不幸的是,我们所有用来稳定局面的措施都失败了,我们没有克服危机。现在已经很明显。……附记:我们想提醒你们关于警告,在系统注册前你们确认过这种意识。”这封语词混乱的公开信中所谓的“这种意识”恐怕无人确认过,他们利用的,正是“大妈”群体的集体无意识。

MMM金融互助社区以30%的月息吸引投资人。

4.最大的坑可能是一瓶油

法大大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一般老年投资人的投资信息来源有两个:亲戚朋友介绍或电视广告。一般出问题的平台,都是通过地推的方式在线下接触她们。他们不大懂互联网,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强,没办法对公司做背景调查,也没办法听到业内人士的看法,对公司的考察顶多是看线下的实体店,地段、装修好不好,从门面来判断。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但一旦信了,觉得有好处,就可能把全部身家放进去,所以对他们来讲伤害就尤其大。而且他们不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没人推荐就不知道其他平台,很少有分散投资的理念。

在他看来,类似上述P2P公司和MMM这样的公司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用互联网金融的标签来包装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本质。非法集资案件的做法从来都是相似的:地推、洗脑、电视广告或名人效应。跟当年的“蚁力神”事件其实没有差别。

出事以后,他们往往不会报案或咨询律师。闹,是最直接的手段。他建议,事发后要第一时间报案登记,最后公安追缴回来的资金,原则上会按比例退还投资人。

其实,绝大多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不会做线下推广的,他们的广告更多出现在网上,针对的是熟悉互联网的年轻用户群体。

一家网贷平台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没有线下理财网点,也不会针对年纪大的用户投放广告。他们认为,在某些渠道打广告能够刺激一部分用户群体,但互联网理财不应该针对中老年群体,他们基本是用养老钱进行投资,属于典型风险厌恶型投资者,不应该参与风险较高或者不保本的理财活动。

在这家网贷平台的投资人统计中,平均年龄34.5岁,45岁以上的投资人仅占16%。

“越女读财”是专门就理财项目进行分析的一个微信公号,李喻最早就是在这里发现了那家P2P公司倒台的消息。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了该号主人“越女”。她总结了对叔叔阿姨投资现象的观察:一般来说,容易在理财中受骗的老年人,或是受到高息和小恩小惠的诱惑,比如像送油送锅之类的小礼品;或是听了熟人介绍,比如亲戚朋友在某理财公司当业务员,拍胸脯保证一定能拿回本息之类的话。

她描述过一位业务员的“经验”: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理财产品销售出去,那么最好的道具是一瓶油。这位业务员的年销售额是千万级,是他所在公司的优秀员工。他下班后陪大妈们跳跳广场舞,然后跟她们说,来我这儿买理财产品吧,可以送你一瓶油呢,非转基因,倍儿健康。

她的一位朋友在新兴的民营银行工作,曾经劝父母把钱存过来,收益率比一般活期多十几倍。但她爸爸不愿意:不行,放在你那里少了一瓶油呢。

在她来看,老年投资群体的总体特征就是对金融知识了解很少,也不擅长利用网络来验证对比,但是对于利率很敏感,只要比银行高、又承诺本息,前几期拿回了利息,就很容易相信,并且继续追加投资,直到被卷款跑路。

来向越女咨询的大多也是同龄人帮父母来问。比如MMM,都是某同学、某亲戚拉去做的,“我某同学、某大哥、某同事在做”这种话天天听到,大多数也是看到对方真的“赚”到了钱就心动了,对方一直向她展示自己赚了多少、一直劝她一起玩。

在她观察,上述P2P公司的受骗者大多是因为线下的推销员,而MMM则是线上线下都有,线上是通过微信朋友圈传播的。

越女有时也会在平台未出事时预警,这时候会有一些相信平台的投资者骂上门来:“国家都没定性,你就定性了。是不是想跟国家为敌?造谣要承担责任的!”只要还未出事,预警的媒体都可能遭到投资人的抨击,被认为是“乌鸦嘴”,如果资金链断了,都是因为媒体造谣造成挤兑,与平台无干。

关于上述垮掉的那家P2P公司,越女在2015年8月做了风险提醒。当时,她老家的小叔打电话来,问这家公司是否靠谱,可不可以投资。因为当地的推广人员告诉他,这个产品上过电视,值得信赖,收益又高。

她在与小叔的交流中惊讶地发现,他对理财产品一点都不了解,把大量的钱存了活期。现在又受到各种人的鼓吹,去买他看也看不懂的所谓理财。在她小时候,小叔是一所中学的知名教师,一直很聪明。

直到那次打电话,她才突然发觉身处老家的小叔已经慢慢变老,信息十分闭塞,浑然不知外界的变化。她不由得感叹,自己已经悄然长大,熟知金融理财游戏,但父母这辈人,已经老了,这是一个对于他们来说全然陌生的世界。


安全网延伸阅读:

父母理财偏爱P2P防雷指南早知道

据官方统计显示,50、60后的投资者称为P2P理财的主力军,无论是在投资金额还是在投资频率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年龄层的投资者。

而眼下,互联网金融行业依旧鱼龙混杂,18个月的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的过渡期,更像是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的不作为,而一些列送油送锅、免费旅游、亲戚推荐、高利率、媒体广告轰炸,对于中老年投资人来说,这都是让他们陷入互联网金融骗局的有效手段。如何避免互联网金融骗局,找到自己心仪的理财平台尤为重要。

看看平台资质

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基本证照。以及团队人员,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及首席技术人员的背景,如果查无此人或者与平台介绍不符合需要警惕。平台上合作机构是否属实,可以电话合作机构咨询。如我满蚂蚁打的在平台对平台基本信息进行披露。

查询平台曝光度

通过互联网搜索平台的相关信息,研究相关报道。重要的是,要观察是否有负面言论,当然不排除有平台为了抢占资源而抹黑其他平台的情况,投资者面对信息也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若实在无法判断,所谓无风不起浪,要以远离为主。

看平台是否有风投及风控的严谨度

能够获得风投的平台,一般资质不错,经过投资人的精心挑选。平台一旦获得投资之后,会加大团队建设和风险管理力度,风投也会加大力度对平台监管。但是这不是鉴别平台的唯一指标,平台标的情况更重要。如蚂蚁打的此类汽车金融平台,将线上线下进行充分结合,打造成熟而专业的风控体系,对借款方贷前、贷后、贷中都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平台项目的安全性。

是否有第三方资金托管

一个专业的P2P平台,是坚决抵制资金池的。有资金池嫌疑的平台包含很大的危险性,资金流向的不透明,有很多隐藏的危机。小编以为,P2P平台都应像蚂蚁打的一般,建立完善的托管机制,同时对平台项目信息进行真实披露,确保平台的透明度,也为投资者资金增加保护伞。

对于许多中老年投资者来说,对于互联网金融,他们并没有许多正确的认知,面对眼下复杂的理财环境,若父母偏爱P2P,只能证明P2P是投资者理财的趋势,当然,我们也应该为我们的父母多一些关心。


  • 关键词
  • P2P
  • P2P风险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弗兰克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