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公共安全 > 环境安全 > 正文

“霾”进文学——多了些“段子”,少了些“文气”


  • 要闻
  • 2015-12-08 17:33:12
  • 来源:佰佰安全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666
  • 要闻
  • 收录
导语: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北方大范围陷进重重雾霾的包围之中,而雾霾也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年度关键词。深受雾霾困扰的人们,“霾中作乐”,以调侃的方式表达对这一恶劣天气的无奈。而来源于现实、应以反映现实为己任的文艺作品中,却少见霾的身影。

“相比于冀霾的激烈、沪霾的湿热、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京霾的醇厚、真实和具体。黑土的甜腥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最后再经袅袅硫烟的勾兑,使得它干冽适口,吸入后挂肺、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雾是帝都的厚,霾还是北京的纯……”这篇“舌尖上的中国——雾霾篇”在微博上引起不少网友共鸣。还有人在遣词造句上细加琢磨,回复:“纯改为醇,更贴切……”

“霾”进文学——多了些“段子”,少了些“文气”

灰蒙蒙的大地,让人看不清脚下的路,也看不清自己的内心,连带着对生活产生抵触和不满。“大霾天,我想回老家的念头重启,哪怕回老家开个包子铺呢?”诗人七月看到微信因霾天引爆的段子和嘲弄后,想起去年他在《检察日报》上发的专栏文章:《霾情结,霾的蔓延》。“现在看来,当时写得容量还是不够,对霾的打击力度不够。”

调侃的段子不少,但真正的有关雾霾的作品却不多。去年,河北廊坊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写的长篇小说《霾来了》曾引起国内外媒体讨论。这部小说里,霾是当仁不让的主人公,弥漫在小说的各个角落。有处细节说的是“市区内近期连续发生数起蒙面人借雾霾深夜入室盗窃案”,而李春元称自己正是从现实里获取的灵感。某地前段时间有家工厂被盗走一枚放射源,分管辐射工作的李春元调来监控视频一看,“偷盗的人蒙着面,刚好这天雾霾重,监控画面也雾蒙蒙的,看不清楚”。

而导演贾樟柯为绿色和平组织拍摄的一部时长为7分钟的电影短片《人在霾途》中,农民在田里咳嗽,身后是冒着浓烟的大烟囱;孩子们戴着口罩踢足球;年轻的父母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到医院看病,给孩子戴上雾化吸入器;城里的上班族骑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穿行在浓重的雾霾中。

雾霾之下,人们不只是轻松的“段子手”,更是沉重的生活前行者和选择者。家住东三环,在西四环上班的小莫,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在转发一组照片,标注着北京的著名景点: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画面却是茫然一片,有人还用黑色笔在照片上勾勒出一个“裤衩”的轮廓,标注:中央电视台。

或许是霾来得猝不及防,文学大师们还没来得及立意。相比起文艺领域里的冷清,雾霾在普通大众中的受关注度反而更高。一旦雾霾围城,等风来就成了大众共同的心理期盼。“风,是北京的抹布。西伯利亚,是北京的清洁工。让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快些到来吧!”“刚接到通知,风已到北京六环外,正在办进京证,稍安勿躁。等风来,雾霾开。”吐槽式的段子喷涌而至。

有专家指出:“网友的段子是创作的源泉,是文学的素材。不过,它们离文学作品还相距甚远,要加上作家的个人体验才能创作出文学作品。”

伦敦雾集成“文化圈”

文艺作品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雾霾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雾霾下的特殊情景,激发了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欲望。

19世纪雾气弥漫的伦敦城,成为当时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选题。尽管伦敦早已甩掉了“雾都”的帽子,但雾霾不仅悄悄潜入了英国人的家里和身体里,也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这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开篇中对伦敦雾的细致描述。“到处是雾。雾笼罩着河的上游,在绿色的小岛和草地之间飘荡;雾笼罩着河的下游,在鳞次栉比的船只之间,在这个大而脏的都市河边的污秽之间滚动,滚得它自己也变脏了。”

小说家从雾霾中看到了各种可能性,文坛大家如查尔斯·狄更斯、亨利·詹姆斯、约瑟夫·康拉德、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及大量迷人却被遗忘的通俗文学,都通过“隐喻的雾”来表达道德、心理和社会解体。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使用雾霭弥漫的形象和隐喻,创造出充满威胁的感觉,逐渐揭示出善良的杰克尔博士的另一个邪恶人格所作出的神秘行为。在生活中,史蒂文斯是个温和的人,毕生都受呼吸道疾病困扰。他说自己深沉的抑郁感“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棕褐的色调”,这也正是邪恶的海德身上披挂的“巧克力色的尸衣”。

剑桥大学学者克里斯汀·科顿在“传记”《伦敦雾》中指出,雾霾并不仅仅涉及公共健康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雾霾渗透进了英国文化氛围中,影响延续至今。

关注、痛恨、反思,西方的文学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见证了当时伦敦雾的历史,也帮后人渐渐拨开被重重迷雾封锁下的伦敦的本来面目。

等风来成为“新常态”

文艺作品不似一部法规、一项条例可以直接对治理空气起到决定作用,但在潜移默化中,也会推动着事情向前发展。约翰·伊夫林是英国一位多产的作家,查理二世的顾问,英国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位著名的日记作家,伊夫林自11岁起便坚持日记写作,终身未断。书中巨细靡遗地记录了60余年的英国生活,是有关17世纪英国社会、文化、宗教和政治生活的珍贵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661年,他写了一篇给英王查理二世的长篇报告:《防烟(又名论空气的不适与笼罩伦敦的浓雾)》。在文中他痛陈煤烟浓雾之弊、伦敦污染之况,被公认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关空气污染的文献。

伊夫林忧心忡忡地写道:“煤烟用它那隐匿的邪恶之手,损害并威胁着建筑物……伦敦这座城市号称理性动物的聚居地、至高无上的君主宝座,其实更像埃特纳火山、火神的庭院、斯特龙博利火山岛,或者地狱的边缘。”作为对策,伊夫林提出让产生煤烟的工厂搬离伦敦城,然后在城市周围建起一圈芬芳植物的屏障。然而这两条建议都未能实行。

在现实中霾是一种天气,而在文艺作品中,霾可能是一个意象,它不再单是自然环境,还有可能是社会环境,甚至人的心理。是对个人生存命运的忧虑,也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2013年,导演曹斐拍摄的38分钟电影里,通过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了这一感受。在这部叫《霾与雾》的片子里,北京被塑造成一个超现实的“魔都”,某个地方开始出现僵尸,它们与人类共同生活,难以分辨。这些荒诞超现实的情节和场景,都发生在霾的主题下。

行动迟缓,动作僵硬,没有生机和活力,不会思考的僵尸们,象征着生活乏味和无力抗争的都市人。他们的这种精神困境,又与雾霾天气下迟钝懒散的都市人群心态如此相似。超现实的霾、现实的霾、心理的霾,在雾霾下的城市,逐渐融为一体。

风来了,霾跑了。风停了,霾来了。当人们在一天天盼风吹散雾霾的时候,谁来关心人们精神上的霾?



  • 关键词
  • 雾都北京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耕地的羊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