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信息安全 > 网络安全 > 正文

报告显示:中国网络语言存在“三宗罪”


  • 要闻
  • 2015-06-03 16:23:5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286
  • 要闻
  • 收录
导语:都说网络是个盛产奇迹的地方,没有炒不了的人和事,更没有流行不了的语言,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流行词汇接踵而至。2015年6月2日,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网络低俗语言存在“三宗罪”。

都说网络是个盛产奇迹的地方,没有炒不了的人和事,更没有流行不了的语言,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流行词汇接踵而至。2015年6月2日,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网络低俗语言存在“三宗罪”。

调查报告指出,现在网络语言低俗化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得到广泛传播,如“草泥马”、“尼玛”等词;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也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如“碧池(bitch)”、“逼格(bigger)”等。此外,网民自创的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词语近年来也有所增多,如“屌丝”、“土肥圆”、“绿茶婊”等。

根据报告,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使用最多的依次为“尼玛”、“屌丝”、“逗比”等。

报告称,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存在三种突出现象。

一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即部分网民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在网络空间谩骂,致使流言裹胁公众义愤。官员、城管、专家、医生、警察成为所谓的互联网“黑五类”,在历次公共事件中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有网民将自己的现实压力和不满情绪转化为恶意中伤,对网络语言空间产生严重毁伤。

三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如论坛、微博、微信中被广泛使用的“撕逼”、“装逼”等词。部分公众人物、意见领袖也推波助澜,致使粗鄙的表达之风更加泛滥。

报告提出,网络语言低俗不仅扰乱了善意的交流,也对社会整体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应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微博账户已经达到12亿个,新浪、腾讯微博平台每日新增帖文2.3亿条;微信用户达到6亿,其中境外账户达到1亿,微信系统日均发送信息达到160亿条。

更多相关信息安全资讯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


  • 关键词
  • 网络低俗文化
  • 网络环境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