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校园冷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校园冷暴力这种看似无形的伤害,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一生,那么校园冷暴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校园暴力知识的介绍。

什么是校园冷暴力

对学生施加精神压力,让学生精神受到伤害,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校园冷暴力”。进一步说,校园“冷暴力”行为是暴力行为的一种,但相对于通常的暴力现象而言,“冷暴力”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对学生进行体罚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而是通过冷漠、轻视、放任、疏远、孤立和漠不关心等行为使学生心灵上和精神上受到伤害,进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伤害力度。

校园冷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校园冷暴力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近年来学生因压力过大患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案例逐渐增多,校园冷暴力是一大原因。

2.“冷暴力” 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少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都是由“冷暴力”引起的。一些家长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学校老师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一些惩罚或者说和学生开玩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现在的孩子都非常的敏感,如果老师用带着明显侮辱或者变相体罚的语气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3.“冷暴力” 易促发心理疾病。老师一个歧视的眼光一句偏见的话语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

4.冷暴力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冷暴力将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对待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或性格变得暴躁,内心充满攻击性。因此与体罚相比冷暴力这种形式对学生的杀伤力更大。

5.校园冷暴力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受害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冷漠、紧张的气氛中,心理充满了痛苦、抑郁、焦虑,很多心理伤害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造成学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这种心理创伤往往是较难治愈的,并经常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其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也有着长期的影响。最为常见的是造成学生的退缩性人格和爆发性人格。校园冷暴力也严重妨碍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和谐,严重影响了校园活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冷暴力的解决方法

教育教学是学校必须履行的义务,教师的态度和方法往往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现象,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教育事业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1、平等对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和教师一样,在地位和人格上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性格、观点和看法,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教师要学会尊重他们的认知,能够换位思考,学会与学生共情,近而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听取学生好的意见或建议。其次,教师身为示范者,要平等的对待学生,而不是盲目的偏向学习好的学生,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的同学,关爱同学,有利于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在这方面,学校加强德育建设也是必要的,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不断更新陈旧的德育内容也是必须实施的。加强德育建设,不仅能够辅助智育和其它各育的发展,也能让学生在学校里习得应该掌握的知识,更让学生学会做人。

2、 实施仁爱,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学中要用教师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没有爱心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因此,用教育中的仁爱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深化技能,更新教师观念。教师所具备的技能不仅包括教学教法的技能,也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使教师的素质真正的得到提高,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更好的吸收宝贵的经验。

如何预防校园冷暴力

加强对教学的监督管理:针对校园冷暴力,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学的监督管理,才能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首先,学校应加强管理力度,严格要求教师,也要严格管理学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改正错误。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让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监督。再者,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渠道,让学生、教师及时反馈信息,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学生创立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有效避免校园冷暴力的现象发生。

现在大家知道校园冷暴力危害有多大了吧,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更好的避免校园冷暴力的发生,给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


责任编辑: 朱文鹏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