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2019-07-19 01:09:30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575人阅读
导语: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母乳喂养所引起的黄疸。这种情况多数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不久后皮肤却变黄,不过宝宝的身体健康完全没有收到影响,下面来看看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吧?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正常足月的婴儿,母乳性黄疸情况会在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经了解,大约有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不过,宝爸宝妈们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只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会偏黄一些。所以宝妈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母乳喂养需求,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原因是什么?据了解,目前医学上对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宝宝在喝下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从而出现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肤色偏黄的情况。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支持以上两种说法的专家,具体推测出以下三大原因:

1、母乳中含有孕3 -20 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 -20 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 -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 -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 -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小雅象一次性储奶袋母乳储存袋保鲜袋小容量奶水存乳袋 200ml*100片
¥ 32.00
去购买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