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自然灾害 > 棉花病害

1、棉花立枯病的危害:棉立枯病俗称烂根病、黑根病,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棉苗受害后,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凹陷腐烂,严重时病部变细,病苗枯死或萎倒。子叶受害后形成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以后病部破烂脱落成穿孔状。成株期受害后,叶上产生褐色斑点,后脱落穿孔。

2、棉花枯萎病的危害:枯萎病也叫植物的癌症,是棉花生产的大敌,近年来,迅速蔓延。枯萎病的特征是:植株矮化,叶色发灰绿色,脆硬,茎杆弯曲,茎结缩短,顶心下陷,茎杆内维管束变成灰褐色或浅黑色。发病条件:高温高湿,连茬种植,雨后晴天,会成行、成片死亡。

3、棉花黑腐病的危害:黑腐病棉花根部表皮呈黑色,略有凸起,无新根长出,植株矮小、叶片软绵、生长缓慢,高温下易死亡,死亡后植株呈黑枯形,直立不倒,发病区呈块状。雨后积水时间长,地势低洼,盐碱偏重或施氮肥量大的地块,中耕不及时,前茬种过甘薯、甜菜、大白菜、甘蓝、萝卜地块易发此病。

1、棉花黑根病、烂根、腰折病。

主要为害棉苗。侵染幼茎茎基部初现纵褐条纹,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展绕茎一周,缢缩变细,出现茎基腐或根腐。棉苗失水较快,一般不倒伏。死苗易从土中拔除,基部或根系上可见稀疏的丝状物及粘附在其上的小土粒。侵染种子引起烂种或烂芽,病种子多呈褐色软腐状,挤压时流出黄褐色粘液。侵染子叶及幼嫩真叶形成不规则褐色坏死斑,后干枯穿孔。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稀疏白色菌丝体,并有褐色的小菌核粘附其上。

2、棉苗炭疽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以染病。苗期染病: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纵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粘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子叶边缘出现圆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

1、选种晒种

棉苗病害,如炭疽病菌多以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汰除烂籽、病虫籽和杂籽,还须抢晴天将种籽曝晒1~2 d,以杀死种籽上所带的部分病菌,提高种籽质量,促进种籽后熟,便于提高种籽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而病轻。

2、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

整地前全面、彻底清理棉田周围的枯枝落叶和烂铃,是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翻地前施足基肥,地要整平整细,以利出苗。棉田要开好排水沟,特别是地势低洼棉田,要做到深沟高畦,尤其是南方棉区,春季雨水多,地下水位高,深沟高畦有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收到防病保苗效果。

3、适时播种

迟播,不利于棉苗生长;早播,气温、土温偏低,出苗太慢,有利于病菌侵入为害。通常以5 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为播种适期,即长江流域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旬,华北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