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老人安全 > 常吃泡饭

很多老年人有吃汤泡饭的习惯,尤其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但是实际上,吃汤泡饭便宜了牙齿,却损害了脾胃,所以老年人最好少吃汤泡饭。

所谓汤泡饭是汤和饭混在一起的,由于含水分较多,饭会比较松软。很多老年人认为,经汤泡过的饭更容易消化,而且营养成分也不会减少。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我们知道,口腔是人体的第一大消化器官。我们吃东西的时候,首先要咀嚼食物,下一步才是继续消化吸收,即胃肠发挥功能。

在不断咀嚼的过程中,口腔中的唾液腺会有唾液不断分泌出来,咀嚼的时间长,唾液的分泌就多。胃的消化吸收工作就减轻了负担,对肠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如果经常吃汤泡饭,咀嚼时间自然相应减少,食物还没经咀嚼就连同汤一起快速吞咽下去,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蕾没有受到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这就加重了胃的消化负担,日子一久,容易导致胃病的发作。

汤泡饭真的易消化吗

其实汤泡饭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容易消化,相反,长期吃还会导致消化机能减退,从而引起各种胃肠道疾病。

我们知道,食物被摄入到人体的第一步是要经过初步消化——咀嚼,即将大块的食物切磨成小颗粒,同时唾液腺不断分泌唾液,在舌头的作用下使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这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分解成麦芽糖,让食物便于胃肠进一步的吸收。但是,吃汤泡饭时,由于汤的作用,人的咀嚼次数和程度会本能降低,食物直接就进入肠道消化了,而食物本身又没有被充分的软化,这就造成了消化不良,进而伤害我们的消化道。

汤泡饭会造成消化不良可能你会问,饭都被汤泡过了,怎么还会没有被充分软化呢?

汤泡饭看上去软化很彻底,其实它的软化和粥相比有着本质区别。粥经过充分炖煮,大米会被煮透,爆裂,但是汤泡饭只是把米饭外层的组织软化,内部依旧很硬实。所以汤泡饭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吸收。

人们常说粥能养胃,但是汤泡饭却能伤胃。同样是米与水的混合物,为何有这样大的区别呢,最主要的是因为它似粥却与粥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汤泡饭,而不是粥。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粥、汤饭与汤泡饭做法上的区别吧。

粥是将淘好的米放入锅中,加水将米粒煮烂变成的黏稠食物;汤饭是将米饭放在锅中,加水煮开后,再供食用;而汤泡饭则是用汤或开水将米饭浸泡一同食用。

从消化角度讲,汤泡饭不同于粥与汤饭,前两者的米都变得很软,很容易咀嚼,而汤泡饭则由于米粒没有完全胀开而较硬,在汤水的催促下,未在口腔中完全嚼碎便匆忙进入胃中,这时胃面对的不再是软烂的食糜,而是整粒的米饭,从而给胃的消化功能带来负担。且汤泡饭的饭是放过一段时间才食用的,整粒的米饭在放置过程中,还会出现淀粉的老化,如未经水解就直接进食,使米饭更难以消化,因此人们所说的汤泡饭不利于消化确实有一定道理。

汤泡饭易致2种疾病

功能性营养不良。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类难以找到病因的消化道疾病(从食管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的总称。而找不到病因,亦即是科学家也说不清病因是什么,食物可能与该病有关,也有可能无关。Mayo临床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与功能性胃肠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没有哪种食物可以被称为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罪魁祸首”。FGID的病人日常摄入的脂类要比正常人略高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略低,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虽然该研究的主要人群是西方人,但是也能给我们一些提示:汤泡饭这一种单一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但是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消除我们的疑虑。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会告诉你,某些特定的食物,如红烧肉、走油蹄髈,或冰淇林等等会引起他们的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这些亲身的经历难道不能说明红烧肉或者走油蹄髈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罪魁祸首吗?

汤泡饭之所以有不少人爱吃,是因为当人没有胃口的时候,来碗汤泡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另外,汤泡饭做起来方便,还是处理剩菜剩饭的好方法,又能偷懒还不浪费。特别是许多老年人更是常见,还有些父母也常常这样用汤泡饭喂小孩,他们认为经汤泡过的饭会变得更松软,更容易下咽和消化。

确实,汤泡饭制作方便,美味,也是很好的处理剩饭剩菜的方法。其实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天长日久,会造成胃病。吃汤泡饭跟吃饭时喝汤不一样。喝汤可以增进食欲,输入水分,并不 影响食物的咀嚼过程,而吃汤泡饭减少了咀嚼这个环节。人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被磨碎,并经舌头的搅拌,使食物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形成食团,然后吞咽入胃。唾液淀粉酶在近于中性的环境里可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在食团进入胃后但尚未被胃酸浸透以前,唾液淀粉酶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如果食物不咀嚼就进到胃里,增加了胃肠的负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不容易被彻底吸收,时间长了,当然免不了胃病。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